第 465 章 諸葛亮(3)

第467章 諸葛亮(3)

“謝陛下。”諸葛亮回答到。

“那你先進去休息,我馬上會給安排人手。”

“對了,朕知道你不僅僅是治國良臣,也是一位近乎無雙的名師。”

“你若是有了看上眼的學子,寒門也好,世家也好,皆可收入門下進行培養。”

“這樣一來的話,你自己也會有一個自己的班子,要做起朕吩咐的事情,也會容易許多。”

諸葛亮這樣的經天緯地之才,洞察宇宙之機的人,看到趙信這樣對待自己,也是有些發愣,“陛下,您這”

“無妨,朕只是要丞相知道,在朕手下做事,你大可放心的去做,只要能治理好這天下,治理好這大秦,朕在非常多的方面,都可以放開路讓你走。”

諸葛亮又是跪下叩首,“若是如此,臣自當以死相報。”

趙信扶起諸葛亮,“不必多言了,你先去打點宅院,收徒收弟子的事情,你大可以去做。”

“要錢給錢,要糧給糧,只要在朕的能力範圍內。”

諸葛亮依舊在叩首,“謝陛下。”

“好,那我先去處理下人的事情,丞相你就先去宅院打點一下吧。”趙信說完,轉身離開,給諸葛亮籌備下人的事情。

這可真的是逆天運氣,沒想到整頓完朝綱,竟然會獲得終極獎勵。

但想來其實也是正常的,畢竟,按照小說原本的劇情發展,昏君到這裏,基本是已經歇菜了。

說實在的,叫昏君真的太難聽了,就朝廷裏那種局面,權傾朝野的丞相和太後,一群誰敢殺的武裝太監,還有一個手握重兵的太尉。

這一群人把皇帝卡在中間,一般人是沒辦法的。

也就是比愛新覺羅溥儀好一些,溥儀那個局面才是真絕境。

但是昏君這個局面,按照本來的劇情的話,這裏就該走完了,但是現在被自己這麽一搞,這個大秦竟然活了過來,原本小說裏,楚戰再想要統一天下,那可是真的很難了。

趙信心情一片大好,很快幫諸葛亮把下人的事情操辦完,繼續去翰林院看一下稅收的事情怎麽樣。

朝廷雖然亂了,可是丞相沒有亂,皇帝當初不管天下,就全壓在了崔岑身上,不過這人雖然不忠君,也沒惡心到王瑾那個程度。

天下還是有秩序的,不過稅收,既然皇帝都管不着這事了,多多少少還是有影響。

崔岑的制度肯定是好的,能不能施行是另外一回事,這次自己就是要徹底整頓稅收,這個問題一點都不能出。

來到翰林院,趙信又找到于謙,“于謙,我打算讓一個人輔助你做這個稅收的事情。”

“陛下請吩咐。”

“黎明哲。”趙信說道。

“禦史大夫?”于謙一怔。

“是,監察體系,現在已經出了大的問題,朕會親自整治監察體系。”

“你帶着禦史大夫,黎明哲,到大秦各地,全部整頓監察體系。”

“要把各地行政首長的權利鎖在這個監察體系裏。”

“禦史大夫以後和你,一起掌管全國監察體系,你為左,現任禦史大夫為右,主要是他輔助你。”

“另外的一個職責,就是稅收,你的兩個職責,第一,全權管理新稅收,第二,就是整頓監察機構。”

“我們不能讓這個國家,權利不在中央,而在地方,他們想怎麽胡來就怎麽胡來。”

“大動作必須都要請示中央。”

于謙當然明白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,稅收和監察,這個任務,還是相當重要的,而且自己也算是三公之一了,雖然是半個禦史大夫,但也是最高的職權之一。

于謙還是明白,趙信是非常看重自己,“臣遵旨。”

“好,我先去找禦史大夫,你依舊是接管崔丞相的體質和體系,之後我會讓你和禦史大夫去全國巡游。”

“錢糧沒有問題,但一定要讓整個秦國的稅收體系和監察體系,再次建立起來。”

“之前.朝廷變成那樣,想要整頓全國的稅收和監察體系,都沒有辦法,但是現在不一樣,總之,你一定要把全國的稅收和監察,再次建立和鞏固。”

“臣遵旨!”

趙信離開翰林院,這果然是人一輩子都停不下來,整頓完稅收和監察體系,還要養軍隊,還要幹七萬,還要每天把整個大秦給安頓好,不能讓各種各樣的災難打垮這個國家。

而且四方鎮邊的将軍們,現在可全是南蒼的兒子和體系,整個國家的邊防都在南蒼手裏。

這點讓趙信很不爽,邊防也是重中之重,現在整個大秦的邊防都在南蒼手裏攥着。

而且不僅僅是南蒼,整個邊關現在已經成了南家的體系了,自己這個皇帝死了,他們這邊關的體系都不會換,難道還讓這南家世世代代把這邊關的權利攥在權臣外族手裏?

等有了時機,自己一定要把邊關的權利重新奪回來,現在既然已經是聯姻了,就沒什麽問題。

高興的還是南家,傀儡昏君快要變成霸氣專制暴君了,殺伐果斷,連南蒼都有宰掉的架勢,這南家當然高興。

和一個實權皇帝成了親家,這當然是天大的好消息。

回到自己辦公的勤政殿,審批奏章。

趙信大概辦了一個時辰的政事,把手頭的公務全部處理完後,準備去找諸葛亮。

對于劉穆之的話,自己是認可的,可是他那個施行起來,就是大風暴,說直接一點,就是要把那些貴族們的頭按在地上爆錘。

這多少個天子換過去了,那些世家們還存在這個世界上,固然是暴力解決最好,不然世家也和王瑾一樣,都要騎在天子頭上去了。

劉穆之的辦法沒有問題,可是施行起來難度太大,自己還是應該詢問一下諸葛亮,看看他有什麽見解,如果是他的話,應該可以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。

來到諸葛亮的宅院裏,諸葛亮正在泡一壺茶坐在院子裏的石椅上。看到趙信進來,連忙準備行禮,趙信先扶起諸葛亮,然後說:“先生,朕正好有問題請教你,可否給我也倒一杯茶?”

諸葛亮行禮道:“臣遵旨,請陛下稍後。”

(本章完)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